色戒補遺--汪精衛的烈士情結
葉嘉瑩老師這次的講題是「汪精衛詩詞中的精衛情結」,正巧跟李安導演的「色‧戒」影片的時代背景有關,讓聽眾更增添幾分學習興緻與動機,談詩詞是離不開人物與時代背景的,老師引王國維的話說:「偉大的詩人都有其理念與執著」,汪精衛看人生,一直都有「恆」與「烈」兩種角色相反相成的看法,就如燒柴煮飯,柴火燃燒自己,把熱移給了米,才使生米變成熟飯,這就是「烈」的表現,而汪精衛一生的兩次震撼寰宇的事件,一個是謀刺滿清攝政王載灃,一個是與日本議和成立偽政權,背後所抱持的,就是他的「犧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烈士情節。
汪精衛最有名的文章是發表於《民報》26期上的《革命之決心》一文。汪精衛在文中說:現在四億人民正如饑泣的赤子,正在盼等吃革命之飯。但燒熟米飯所需要的一是薪,二是釜。薪燃燒自己化為灰燼,把自己的熱移給了米,才使生米變成熟飯;釜則默默地忍受水煎火烤。所以革命黨人的角色有二,一作為薪,為薪的人需要奉獻的毅力,甘心把自己當作柴薪,化自己為灰燼來煮成革命之飯;二作為釜,為釜的人需要堅韌的耐力,願意把自己當作鍋釜,煎熬自己來煮成革命之飯。
汪精衛最有名的詩,就是1910年謀刺滿清攝政王載灃未成,被捕入獄而寫的「慷慨歌燕市,從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當時是孫中山的革命行動進入最困難的時刻。六次武裝起義相繼失敗,大量革命志士倒在血迫之中。此時梁啟超等保皇黨乘機攻擊革命黨的暴力革命,批評革命党領袖是唆使別人送死,而自己謀取名利的“遠距離革命家”。所以汪精衛要以在北京刺殺滿清要員的行動來粉碎批評者的攻擊,並激發民眾參與革命的熱忱。
由於審理這件案子的肅清王珍惜汪精衛的才幹,幾度勸說執意要判汪死刑的攝政王放棄成見,才改判為無期徒刑,辛亥革命成功之後,汪精衛自然就被釋放了,次年,汪精衛就帶著妻子陳璧君到法國留學,希望能多觀摩歐美社會,以充實自我,進而能更對國家民主與現代化有所貢獻。
1944年11月,胡適先生聽到汪精衛在日本病逝的消息後,在日記中寫道:「汪精衛一生吃虧在其有烈士情結」,抗戰勝利後,汪的太太陳璧君被捕下獄,在審訊中一直不肯承認「漢奸」的罪名,被判無期徒刑,老死於監獄中。她留下一首詩,訴說心中感慨:「雙照樓頭老去身,一生分做兩回人,江山半壁猶存宋,松檜千年恥姓秦,翰苑才華憐後主,英雄肝膽惜崑崙,引刀未遂平生志,慚愧頭顱白髮新。」
講台是個照妖境,台上的講者懂多少,心中的境界在那裡,是不是有著那股熱情的火焰,台下的聽眾可是看得一清二楚!
2 則留言:
Hello.
老師, 謝謝您的分享, 不然在我小小心中, 汪可能會一直只是教科書上的「漢奸」.瞧~我們被教化的多少. 多不求證, 如此不多疑!
13th Oct. 2007 by bigfool
-------------------------------------------
保持你的心驚奇於每日生命的奇蹟,則你的痛苦會比快樂多一份奇妙
http://www.wretch.cc/blog/prajina
http://big-fool.blogspot.com/
一直觉得汪精卫身上充满了矛盾, 看到这篇文章才多少有些更进一步的了解. 能否多贴一些, 帮助我们了解一些"不一样"的历史呢?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