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廣告--黑貓宅配
日本人還真有創意!
We live a life in beta.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voicethread跟好看簿的功能有些近似,但也有比好看簿突破的創意,它的free account只能寫三個作品,用三個voice comment,使用介面還在摸索中,還算好用,比powercam人性化,以下是我的實驗作品,第伍頁才有聲音的comment
voicethread的付費用戶,一年約三十元美金,還算划得來
標籤: presentation, tool, video
第一代的數位教材由專家和老師製作,學生雖然很快的學到知識,但不紮實,是二手知識
第二代的數位教材由學生創作,雖然表面上看,品質不高,但卻是出自學習者自身的思考與體會,是一手知識
第一代的數位教材遵循教材品質規範,第二代的數位教材卻是各種web 2.0工具的mash up,靠的是創意和新工具,靠的是tag,根本不受標準的拘束,例如Flickr與blog的mash up, slideshare與blog的mash up,聲音、圖片與文字的組合,最近半年,我一方面嘗試製作2.0的數位教材,一方面收集網路上相關的教材,有心人可以從我的網誌中找到痕跡‧
莊秀麗老師的兒子都都,剛上小學一年級,用好看簿寫了個故事"小孩的快樂從那兒來",第一張就是個心智圖,他在旁邊的配音里說小孩子最喜歡玩,這就是最寶貴的童真。這也說明了好看不是個很合適的web 2.0教學工具‧
標籤: 好看簿, courseware, eL 2.0, presentation
我以前學過也參加過軟體開發,所以對軟體專案開發很感興趣,今天看到下面這個分享,心中不無感慨,台北已經從技術研發的前端往後退了,很多新方法與實務都先從對岸萌芽和滋長
今天看到大陸一位軟體工程師deRek在好看簿的分享,他把在國外公司ThoughtWorks做軟體專案的部份過程與感受,以照片和文字方式跟大家說明,裡面有很多可觀摩的地方,譬如專案成員一齊用圖畫表達感受,story wall,story card,另外,每周两次的lunch & learn也很受欢迎。針對進度採用各種不同顏色的便利貼和海報,作者說:在ThoughtWorks,几乎所有的项目活动(需求、开发、测试……)都是围绕着Story card进行的。不同颜色的卡片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就连卡片在墙上的位置也有很多的讲究…… 每次开发完一个故事、在墙上移动相应的卡片的时候,心里都觉得美滋滋的。=)
這個分享受到很多人關注,可以從故事評論中看出大家對ThoughtWorks工作方式的好奇與羨慕
最近常常觀察slideshare,才發現同樣都是採用PowerPoint,卻有很多不同的表達方式,也有上傳心靈激勵故事的人,我也上傳了一個「心的距離」,yc說:暴躁的人其實是內心無助的人,表面上看起來跋扈囂張,其實內心徬徨,渴求幫助
標籤: presentation, slideshare, SQ
我編製了一個投影片,內容是台大生態池的點滴,我取名為台北人的世外桃源,在市區中,難得有這片悠閒天地,檔案有13M,上傳時間大約半小時,等我時間再配音。
這組相片的另外一種呈現方式,使用Flickr的相片集,台大舟山路
下面則是放在slideshare上的投影片
slidecast有slideshare將聲音與圖片結合的新功能,有講解範例
我試用了一下,只能說是部份成功,以下是我的實驗,可點選右下角的slideshare,直接進入slideshare,用全螢幕看
這個短片展現微軟公司最新的圖像處理介面,它採用seadragon的技術,圖片處理非常順暢自然,放大縮小極為方便,主講者介紹吳哥窟的圖像,他說所有圖片都來自flickr,但整理之後,整體的效果大於部分的總合,遠觀近觀,各種不同角度,實在令人令人驚奇
讓你看了會掉下巴的短片
http://www.ted.com/talks/view/id/129
標籤: flickr, presentation, web 2.0
Google收購YouTube也有好一陣子囉,但運用YouTube來跟Google的客戶對話,是最近的事,昨天Google公司將總裁Eric Schmidt在韓國首爾舉辦的數位論壇的演講,上傳到YouTube上的Google Channel,內容非常精采,長度為二十六分鐘,值得一看‧
這個演講是五月三十一日講的,六月五日晚上就公開讓大眾點閱,把原本是工商鉅子專享的盛宴演說,變成每個人都能觀賞的影片,拉近公司和使用者之間的距離,也為想知道Google最新發展趨勢與動態的人,開闢了一扇窗,因為Google相信「信息越公開,獲益越大」,所以運用YouTube作為訊息傳播的平台,Google Cannel還專門為Eric Schmidt的談話設置一個播放單,裡面有十個他最近的演講錄影,目前還未把最新的南韓演講放在內‧由此也可見,Google內部的作業流程,尚有許多值得改善之處‧
標籤: google, presentation, trend
昨天晚上六點十五分到sunnet公司,嘉玲和同事已經開始測試同步教學環境,這次,我們用的是Homemeeting,結果發現我無法如在powerpoint展示環境下,以自訂動畫方式來一步步呈現內容,這使得我預計要進行的互動效果打了折扣,另外一個就是缺乏線上自動意見調查功能,難以掌握現場觀眾的反應,但利用滑鼠可以圈畫重點,在解說上,倒是很方便的‧
將來sunnet會把錄音檔放在網路上,還會加上我講稿的pdf檔案,此次大概講了五十分鐘,不太感受到學習者的反應,即使有,也都是文字回應,比起有聲音互動的熱度,還是差了些,幸好有sunnet的兩位同仁在旁邊,幫我收集學習者的問題,隨時處理突發狀況,讓我有很溫暖的感受,也讓我在最後還能把握機會解答他們的提問‧
這次嘉玲事前的準備做得很好,提供我學員資料,和學生上課前所貼出的一些詢問,讓我對學習者稍有些認識‧
剛開始的時候,系統有點問題,幸好有總監在另一地點幫忙跟學生互動,直到我們解決了聲音問題,才真正開始,大約晚了十分鐘,結束時間也延後了十分鐘左右‧
今天才發現,自己還是很緊張,竟然忘記自己帶了數位像機,可以請嘉玲幫我拍照這回事!
生命就是不斷的學習,希望以後還有機會做同步教學
標籤: life, presentation
明天晚上七點有我主講的線上研討會喲!歡迎大家報名參加
5/30(三)pm7:00-8:00 職訓數位學習網主辦線上研討會
主題:數位學習在職業訓練上之趨勢與創新模式
主講人:鄒景平 資深顧問
詳見相關報名資訊與說明:
標籤: life, presentation
洪建全基金會成立至今已有三十六年,是很多台灣名人成長的搖籃,許多有名的藝術家都曾經到過該會所設立的視聽圖書館,或聽過它所舉辦的演講活動,它的網站洪網智慧集合內更有許多豐富的閱讀資源‧尤其是關於讀書會帶領的方法與教案,最為專長‧
最近洪建全基金會舉辦「2007年敏隆人文紀念講座」,邀請陳怡安老師在「經典與領導」系列下主講「貞觀政要揭示的領導魂」,一共有四次,安排在連續四周的下午,我很高興自己參加了這個活動,不但可以對唐太宗的領導團隊有個了解,也重新領略老師上課的風采,因為我從1990年開始,就跟隨陳老師學習溝通與成長的課程,老師從「唐太宗的領導價值觀與選擇」切入,讓我從新角度領略價值觀的關鍵力量,加上書中許多君臣之間的活潑對話,讓我對中國的領導哲學有新的認識‧
這次最特別的,是上完課的講義也放在洪網的網站上,可以讓沒參加的人也領略一下課程風采,這就是時代推動的改變--對學習者的服務越來越周到‧另外推薦基金會董事長簡靜惠老師為「經典與領導」系列所做的簡報,其中提到他自己多年的領導心得,以及基金會的自我期許--「現代的都會人文薈萃之所」‧
標籤: life, presentation, wisdom
我將於六月12日在一個「2007年開放式課程與數位學習創新應用國際研討會」中主講「社群經營的三大面向與Web2.0」,此研討會免費,歡迎大家線上報名‧
標籤: life, presentation
好心有好報,我拋磚引玉,匿名網友推薦我使用PrimoPDF,來轉換office檔案為PDF,真是太棒了,我還可以設定安全層次,也可以轉換PPT,原先的期待,完全實現,多謝這位網友‧
標籤: presentation, tool
一宇主辦的研討會,由我主持的「用web 2.0活絡組織學習」,將於五月24日下午舉行 ,我們錄製了介紹此課程的podcast
課程目的:web 2.0不只是科技名詞或觀念而已,更重要的,它是開放、分享與協作的新態度和行為,更是以簡單方便、迅速有效、由下而上的方式,來累積組織智慧,發揮團隊績效與經營實務社群的利器‧本次課程透過有系統的觀摩和實例演練,介紹web 2.0工具在企業中的有效應用,以深化企業對web 2.0的認知與應用創意,活絡企業內知識傳遞的管道,引爆員工分享與創新能量,提升企業永續經營能力‧
標籤: life, presentation
數位學習的交叉路口
2007/4/26
Stephen Downes是加拿大數位學習專家,最近應邀在哥倫比亞演講,主題是:「The future of online learning and Personal Learning Enviroment」,他是開放資源的忠實擁護者,講完後立即將該演講之投影片、音訊、視訊等資源,放上網路,供有心人士下載‧
我分三次聽完這一小時的演講,雖然錄製效果不是很好,但Stephen運用大量圖形和相片,全面觀照,扼要簡潔的講解方式,還是讓我收穫豐富,這也讓我與世界最新發展同步,可說是專業人士最好的即時進修方式之一‧
數位學習從1995年開始發展,隨著網路的興盛而產生許多新產品和服務,讓人與人之間有前所未有的互動與交流機會,例如Flickr的服務,雖然表面上只是提供儲存相片的場所,實際上卻擁有許多非常活躍、黏度極高的社群,吸引眾多愛好攝影的人士在此品評欣賞,交流心得,一張好照片之下,常常會有數十個回應,也有人主動給予各種榮譽,例如入圍Flickr最佳照片、藍絲帶獎、攝影奧斯卡獎等等,透過觀賞這些入圍相片,無形中提升了我的鑑賞能力,而上網欣賞好照片,也成了我的最新娛樂之一‧
數位學習發展至今,就如幼兒轉眼變為青春少年,但有多少人能隨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和眼光來看它呢?Stephen演講中提到2007年網路上許多前所未有的東東,例如blog、wiki和共同書寫、digg的文章推薦機制、open source、社會網絡等等,這些工具與服務的應用,也把數位學習帶到一個新境界‧
這個新境界的主要觀念是:
學習是圍繞著學習者的興趣而發展
學習要沉入其中----也就是「做中學」
電腦把學生跟其餘的世界連結在一起
簡單的說,以往的教育著重在知識的灌輸,未來的教育著重在引導學習者自己去探索、發現與建構知識,透過「做中學」來逐步建立自己對專業的認知與能力,無奈的是我們雖已進入新世紀,教育制度與模式仍延襲著數百年傳統而不變‧
也就因此,Stephen指出全球數位學習的發展面臨交叉路口,一條路是繼續沿用過去十年開發出來的工具與系統,例如學習管理系統、虛擬教室、教材編輯軟體等,來支持以教室為主的傳統教學,另一條路是我們應該開發一些新工具與服務來支持「做中學」,也就是沉入式學習(immersive learning)‧
Stephen指出在「做中學」的過程中,指導者擔任的是「模範(model)」和「示範(demonstrate)」的工作,學習者做的是「練習(practice)」和「反思(reflection)」的工作,兩者之間的關係,比較傾向於農業社會中「師父與徒弟」,但又多了網路可以打破同行間的門戶藩籬,促進同行間的啟發、分享與切搓。很多現代化科技更可提供模範、示範、練習與反思等工作的新運用型式‧唯一不變的是老師先「以身作則」、學生從「做中學」的核心理念‧
有趣的是,科技進化的結果,卻解放了學習者的心靈,帶來情感的復甦,深化了師生關係,數位學習走到交叉路口,就意味著選擇,我們可以走原有的大道,看起來既簡單又順利,但它有沒有變為荒煙漫草的一天?我們也可以走新出現的羊腸小道,雖然不知道甚麼時候開花結果,但擁有一份為理想而冒險的熱情,不也就值得了嗎?
標籤: eL concept, presentation
加拿大Stephen Downes的最新演講--elearning未來與PLE
我用wikispaces紀錄了Stephen Downes的相關網站資源與論點
標籤: eL concept, presen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