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07
2007/04/28
劍外之道....
劍外之道
網路上有一篇流傳很廣的文章,名字叫做「留一隻眼睛看自己」,裡面談的雖是日本劍聖宮本武藏的練劍哲學,其實可以運用到人生各方面的學習,是值得再三回味和深思的好故事。....鄒景平
日本歷史上有兩位偉大的劍手,一位是宮本武藏,另一位是柳生又壽郎,而柳生又壽郎是宮本武藏的徒弟。柳生又壽郎由於年少荒嬉,不肯接受父親的教導專心習劍,被父親逐出了家門。受了刺激的柳生,發誓要成為一名偉大的劍手,因此獨自跑到荒山上,去見當時最負盛名的宮本武藏,要求拜師學藝。
拜見了宮本武藏之後,柳生熱切的問道:「假如我努力的學習,需要多少年才能成為一流的劍手?」
武藏說:「你的全部餘年!」
「我不能等那麼久,」柳生更急切的說:「只要你肯教我,我願意下任何苦功去達成目的,甚至當你的僕人跟隨你。那需要多久的時間?」
「那,也許需要十年。」宮本武藏說。
柳生更著急了:「哎呀!家父年事已高,我要在他生前就看見我成為一流的劍手。十年太久了,如果我加倍努力學習需時多久?」
「嗯,那也許要三十年。」武藏緩緩的說到。
柳生急得快哭出來了,說:「如果我不惜任何苦功,日以繼夜的練劍,需要多少時間?」
「哦,那可能要七十年。」武藏說:「或者這輩子再也沒希望成為劍手了。」
此時,柳生心裡糾結著一個大疑團:「這怎麼說呀?為甚麼我愈努力,成為第一流的劍手的時間就愈長呢?」
「你的眼睛全都盯者第一流的劍手,哪裡還有眼睛看你自己呢?」武藏平和的說:「第一流劍手的先決條件,就是永遠保留一隻眼睛看自己。」
假如柳生把所有時間都用來練劍,就沒有時間靜下心來看自己,也就永遠成不了一流劍手,有鬆有緊,有忙有閒,才是人生常態,人生一場戲,我們不能一直在戲臺上打轉,也要留點時間當觀眾,看看、想想自己和別人所演的戲,也思考一下什麼才是自己真正想演的劇本?
易經上說「一陰一陽謂之道。」,一流的劍手心中不能只有劍,還要有使劍的人和用劍的環境,這可以從宮本武藏最有名的巖流島之戰中看出端倪。
1612年4月,年近30歲的武藏已經是個名聲響徹關東關西、號稱不曾打敗仗的知名武士,其所創的一手長刀、一手短劍的「雙刀流」,更是當時最風靡的武士造型。有一天,他到九州福岡遊玩,不知為何,就惹得當地的佐佐木小次郎不開心。於是小次郎在城內張貼戰帖,要武藏於4月13日辰時(早上7點到9點)到本州與九州間的巖流島上決鬥。
小次郎是當地最知名的武士頭頭,同樣號稱未曾打過敗仗,身高大約190公分,算是當時日本的巨人。小次郎最出名的武器,就是他那長達3尺的「曬衣竿」長刀,長人配長刀,瀟灑到不行。
4月13日這天上午,小次郎早早就起床,靜靜坐在床前撫摸曬衣竿,沉靜的用過早餐後,就在藩主等見證人的陪同下前往巖流島。同樣的,武藏也早早起床,不過,他沒有急著吃早餐或打理行裝準備出門,而是把自己鎖在房間裡,慢條斯理的沉思、磨墨、畫畫,好像今天是禮拜天一樣。
終於,旅館老闆看不過去,不斷前來催促好幾次後,武藏才慢慢收拾起畫筆,等到辰時快過才慢慢出門。在船上,船老大跟他討論時間,告訴他到達時,可能是巳時了(早上9點到11點),武藏說「這樣正好」,然後慢慢用刀把槳削成木劍。
當時的比劍規定為「若參賽者過了約定比賽時間的半小時(此例中為九點半)未到,則宣佈在場者獲勝。」終於,武藏的船在九點半前到達,已經等到臉色鐵青的小次郎,看到宮本武藏慢條斯理逐漸接近,還一點也沒有為遲到表示歉意,而且根本沒帶他的雙刀,而是拿著剛剛削好的木劍,這樣的輕視,氣得小次郎抓起長刀跑到海邊瞪著宮本武藏,一等武藏下了船,小次郎二話不說,對見證人行了禮後,就抓起長刀往下砍。
這場讓眾人期待好久、也等了好久的戰役,結果不到5分鐘就結束。小次郎氣急敗壞砍過去,沒留意到此時的太陽依然斜斜照在海面,宮本武藏聰明的站在海中及膝處,小次郎從海岸往海中跑,耀眼的陽光讓他一陣目眩,還來不及反應,宮本武藏已經一刀從他的頭往下直砍,等到大家回神,小次郎已經倒臥沙灘上,宮本武藏則是拿起根本不見血跡的木劍,回頭坐船緩緩離去。
有很多人認為宮本武藏沒按規矩來,勝之不武,但武藏看到的劍道是全面的,是整體的,他心中的劍道包括了陰與陽兩部份,「劍術與劍」是「有劍之道」,是劍道中的「陽」,「使劍的人和用劍的環境」是「無劍之道」,是劍道中的「陰」,佐佐木小次郎心中只有「劍術與劍」,可能在劍術上高過武藏,卻未留下一隻眼睛看自己,年輕氣盛,才會讓武藏看穿,用遲到、木劍和海面陽光等「無劍之道」贏了「有劍之道」。
武藏死後留下了劍道的「五輪書」,他在序中說:「很多劍術流派是通過言傳身教而流傳在這世間上的。我的劍道理論卻記錄在這「地、水、火、風、空」五卷書裏,這還是第一次,可以讓其他人來學習我的劍法。在開始修煉時一定要將以下的原則銘記在心。
第一,不得思慮不正。
第二,悟道之途在於修煉。
第三,涉獵廣博的才藝。
第四,瞭解各種職業之道。
第五,辨別世間何為失、何為得。
第六,修煉自己判斷和理解每一件事的能力。
第七,洞悉不能以肉眼看到的事情。
第八,即使是瑣事也要注意。
第九,不做無用之事。
如果你不能很好地理解它們,你將很難得到兵法的真傳。如果你真正將兵法存於一心,那麼你就能面對二十到三十個敵人而不敗北。銘記這些原則並時刻不偏離正道是比任何事情都要重要的,做到這些,你就能靠你的眼神去制勝,自由無礙地控制你的身體以擊敗敵人。通過有效率的修煉,你靠精神就能以一當十。當你達到這一境界的時候,你將是無敵的。」
這些原則都跟心靈的修煉有關,也是「留一隻眼睛看自己」時要做的事,是「無劍之道」,也是跨越各行各業的基本功,卻被忙碌的現代人忽略了!捨本逐末,即使能夠成功,也是短暫的泡沫呀!
選擇的智慧
選擇的智慧
最近兩年人力資源管理界最熱門的主題,就是「人才管理(talent management)」,「接班人的選擇與培植」是人才管理中的一個要項,雖然很多人從國外企業案例來談接班人的選擇,但我們也可從歷史故事著手,來看選擇接班人的弔詭與影響。其中最有名的一個例子,就是清朝道光皇帝選人不當,影響到大清甚至整個中華民族的命運。 ....鄒景平
道光皇帝(清宣宗)39歲登基,在位31年,他共有九個兒子,但道光26年(西元1846年),他年紀已經65歲,預備選擇繼位人選時,前面三個兒子都已死亡,剩下第四個兒子奕詝(當時16歲,日後之咸豐皇帝)和第六子奕訢(當時15歲,日後之恭親王。),年齡恰當,也最得歡心,道光因此遲遲難以決定要挑選誰來繼任。雖然奕訢的才具,無疑地勝過奕詝,但最後道光卻挑選了奕詝,主要的原因是奕詝的老師杜受田老謀深算,他洞悉道光的個性,教導奕詝以謀略取勝。
當年春季,宣宗帶著諸位皇子到南苑打獵,傍晚,大家計算捕獲的飛鳥野獸時,以奕訢的收穫最多,但奕詝卻什麼都沒有獵到,宣宗很奇怪,就問他是何原因?奕詝回答:「春天正是鳥獸繁殖生長的季節,我不忍心傷害生命,以致違反上天的祥和之氣。而且因為自己是哥哥,所以不想跟諸位弟弟在弓馬技藝上一爭高低。」,宣宗聽了非常高興的說:「這真是做皇帝的人該說的話!」,其實奕詝的這段話,就是杜受田教他說的。
道光末年,宣宗年老體衰,常常生病,有一天他決定找兩位皇子進宮詢問,並將藉此次會面,來決定繼承人。二位皇子各自向自己的老師請教,奕訢的老師卓秉恬教他:「假如皇上向你垂詢國是時政,你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奕詝的老師杜受田則對他說:「如果條陳時政,你的智識萬萬不敵奕訢。所以我們不要正面迎戰,惟有一個策略,就是假如皇上談到自己年老病衰,可能皇帝之位做不久了的時候,你要趴在地上痛哭流涕,表達你對父親孺慕依戀的誠意。」, 奕詝照老師的話做,道光皇帝龍心大悅,認為皇四子奕詝仁孝,確定由其繼位。
杜受田觀察道光皇帝是個感性兼保守的人,注重仁孝,所以教奕詝避拙取巧的方法,不按照既定的遊戲規則出賽,反而另闢蹊徑,處處表現出仁孝的行為,來贏取父親的心,人心是肉做的,對於道光皇帝,「動之以情」還是比「訴之以理」的力量大,由此,也看出要完全用理性來選擇接班人的困難。
杜受田雖然用智慧幫助奕詝爭取到皇位,但卻陷整個大清國運於衰頹,因為奕詝身體衰弱,只活到31歲。在位只有十一年,加上他愛聽戲曲,寵愛會唱江南小調的懿貴妃(即慈禧太后),和懿貴妃生下載淳(同治皇帝,六歲即帝位),種下日後慈禧垂簾聽政、干預朝政近五十年的惡果。
從另一方面看,被道光皇帝遺詔封為恭親王的奕訢,卻活了六十五歲,歷經咸豐、同治和光緒三個朝代,奕詝在位的咸豐朝代,奕訢的政治地位不很重要,但奕詝一死,兩位太后和奕訢合謀發動辛丑政變,成功奪取了政權,奕訢也當上了跟宰相地位一樣的議政王。此後連續二十四年,奕訢都身處政治權利的核心,先後平定太平天國及捻匪之亂,直至光緒十年被罷黜後,清朝才由慈禧太后獨攬大權。奕訢也是清朝洋務運動的首腦人物,西方史家對其評價甚高,認為他是清皇室自乾隆之後最傑出的外交家。
若我們從一百六十年後來看道光的選擇,對與錯就極為明顯了,第一次鴉片戰爭(道光二十至二十二年,西元1840-42年)發生在道光決定繼承人之前,以當時國家承受英、法強國不平等條約的恥辱,選擇繼承人要考慮的條件,就要突破舊思維,不僅是仁孝而已了!接班人的身體是否健壯,才智和膽識是否足以應付變局?或許更為重要!但可惜的是道光皇帝本身的才識和格局不足,只知道勤政和節儉,卻未意識到國家面臨新挑戰,需要能幹、機敏有魄力的人來為國掌舵,而非選擇有德行的保守長子來領導。
領導人的思路和格局,決定了繼任人選,也決定了組織、企業或國家的未來,雖然選擇的過程要很慎重,但選擇的結果背後,涵藏的卻是選擇者的格局、遠見與智慧。
2007/04/03
所有的改變都是個失落
給山姆的信這本書中,「揮別奶嘴」是我最喜歡的一篇,尤其是下面這幾段話,點出了改變與失落間的魂魄相依‧
山姆,對我們所有人來說,改變都是困難重重的‧我們年紀越大,就得面對越多的改變‧所有的變化都包含了失落,而我們總是渴望能失而復得‧我生命裡失去的一切,不論大小事,我都曾經希望能找回來‧
所有的改變都是個失落,而所有的失落也都是改變‧
山姆,我們依戀的一切東西終究會離我們而去:我們的財產、我們深愛的人,甚至是我們的青春與健康‧沒錯,每次失落都是一種打擊,然而它也是一種契機‧蘇菲教派有則古諺是這麼說的:「當內心為其所失而哭泣,靈魂則會為其所得而歡欣‧」
2007/03/31
2007/03/24
再讀六祖壇經
「六祖壇經」我讀過好幾次,分別是在生命中的不同時刻‧這次再讀,體悟更深了,以前不懂的,現在了解了,這就是歲月歷練的收穫吧!
這部經被錢穆博士列為中國人必讀的十部書之一‧有名的「菩提本非樹」和「風動、旛動」故事,都是出自這本經的第一篇--行由品‧
行由品的文字非常簡美有力,文學價值非常高,其內容就是六祖惠能的簡單傳記,也是篇值得深入探討的好故事,尤其是五祖雖然是得道高僧,卻無法轉化眾人爭奪法衣的權力慾,他深諳人性,了解寺內的政治情勢,也只能從順勢的角度保護惠能‧
我集了行由品中的幾個句子,也自成一篇小品了‧
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不離自性、即是福田‧
2007/03/17
好奇心之下的學習--沉舟側畔千帆過的原詩
昨天聽溫總理用劉禹錫的詩譬喻兩岸關係,不禁想找出原出處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作者簡介】
劉禹錫(公元772─842)字夢得,唐朝大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通俗清新,精煉含蓄,善用比興手法,多有弦外之音。他以《竹枝詞》、《楊柳枝詞》和《浪淘沙》為名的三組組詩,富有民歌特色,是唐詩中別開生面之作。他的《烏衣巷》、《石頭城》和《柳枝詞》是傳世的精品,對後世的詩人和詞人很有影響。
【字句淺釋】
解題:公元826年,作者和白居易分別從和州與蘇州回洛陽,二人在揚州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贈了作者一首詩,作者便寫了這首千古名詩回贈白居易。巴山楚水:作者曾貶到朗州(今湖南常德,戰國時楚地)作司馬,後又任夔州(在今四川,秦漢時屬巴郡)刺史,還到過其它地方。這裏概指自己貶官生涯中走過的地方。爛柯人:晉代人王質進山打柴,看兩個童子下棋。棋局終時,發現手中斧柄已經爛掉,回到村裏,才知已過去一百年了。
【附:白居易原詩】
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劉禹錫跟白居易同年,一生有兩個好朋友,柳宗元與白居易‧ 唐武宗会昌二年秋,刘禹锡以七十有一卒。老而丧友的白居易曾写有”哭刘尚书梦得”二首,“今日哭君吾道孤,寝门泪满白髭须”,痛哭流涕之状跃于纸上。
取自正見網
2007/02/12
我最近看的書--『給山姆的信』
人跟書是有緣份的
往往我到書店,買到的不是預計要看的書,而是打動我心深處的書
我最近看的書『給山姆的信』,是六十歲的坐在輪椅上的外公,寫給四歲患有自閉症的外孫的信,外公因為車禍坐在輪椅上,已經有二十多年了,這本書裡有很多外公真情的智慧與感恩,還有對外孫無止境的愛 ,你看這兩張照片多可愛,多感人
以下是台灣博客來書店的部份介紹,其中CNN網站訪問作者的短片非常精彩
一個全身癱瘓的心理治療師,寫給患自閉症外孫的32封信!
一位因車禍造成四肢癱瘓的心理治療師,因為擔心無法陪伴患有自閉症的孫子長大,於是將自己從輪椅生活和專業經驗中所體悟到的一切寫成三十二封信,希
望孫子將來能從中學會什麼是愛、生命和接受缺憾的勇氣。
這本貫穿人生的禮物書,道盡了所有你想對親愛的人說的話,值得每個平凡的你我細細品味!
一場幾乎致命的車禍意外,粉碎了他原本擁有的美滿人生;輪椅上的不同視野,開啟了他體悟生命的另一扇窗......
二十五年前的一場車禍,讓心理治療師丹尼爾?戈特里布從頸部以下全身癱瘓。而他唯一的孫子山姆在十四個月大時,被診斷出患有嚴重的自閉症。丹的身體
每況愈下,他擔心自己無法陪伴山姆長大,於是寫下這三十二封信,希望能讓山姆了解未來生活可能遭遇的險阻,也希望他能從中認識這個深愛他的外公,雖然他
並不知道山姆將來是否有能力閱讀和理解。
字裡行間看不到一絲自怨自艾,反而滿盈著慈愛、關懷與智慧,涵蓋了許多重要的人生課題,包括家庭、學業、愛情、挫折、個人成就。丹以細膩筆觸所寫下
這本人生的禮物書,其實就是他從輪椅生活及專業經驗的角度,對生命所得到的深刻省思,也是一個平凡人最不凡的人生體悟。
◆原文書網站:letterstosam.blogspot.com/?
◆美國CNN電視台曾跟拍山姆一天的學校生活,令全美觀眾為之動容!網址為:sterlingpublishing.net/video/
letters.html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邦諾網路書店 讀者評鑑五顆星!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53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