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教課
接連幾天,都是到外地教課,上星期到南投,講的是三小時的『知識管理與運用實務』,昨天到宜蘭的大同鄉,講的是『智慧時代與數位學習』
鄉長是位英俊幹練的原住民,學生中也有好幾位原住民,我問邀請我的周小姐,原住民跟漢人有什麼不同?他說原住民個性幽默、開朗,比較樂觀,尤其擅長歌舞,歌星張惠妹就是原住民。看來原住民因為接近自然,不像漢人有沈重的歷史文化包袱,才這麼樂觀。
周小姐說當初他請人推薦老師時,對方說了兩個人,他上網查了資料之後,發現我的資料比較多,又寫部落格,才邀請我,上課的學生很年輕,電腦使用經驗就比主管班來得多,看來與其說電腦使用有城鄉差距,還不如說有年齡差距來得適切。
我發現自己以前上課,其實預設的學習對象是自己,所以教的是自己收集的最新的資訊,我把重點都放在內容的整理上,我把聽眾當成驗收我成果的老師,心裡總是擔心會出錯。不但自己上課壓力大,學生也不太聽得懂!
如今我開始針對學習對象設計演講內容,我發現講太多不但老師累,學生也很累。所以我增加例子、故事、問題和活動。我還必須牢記投影片的架構和順序。
我發現假如下課後碰到學生,他們會很開心的主動跟我打招呼的話,就表示我教得還不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